Skip to main content

架怎么构?

就像自画像是画家避不开的题材,作为智能的爱好者,我的研究对象自然也包含我自己的脑。
前段时间写了点很简单的前端,由于我对 js 使用的很少,需要查阅网络上的资料来实现自己的想法,相关内容网络上能检索到很多,不过由于一些原因,我会对内容进行一下"偏好评级",大约是这样的:
• 问题描述完全一致的,会着重阅读;
• 许多技术博客由于排版混乱(可能是复制来的),我会直接关掉;
• 一些技术博客是匆忙构建的,属于更大项目的一部分,这样的文章示范往往代码比较复杂,甚至包含没有完全展示的部分。这种情况我往往会把标签页右移,等学会了只是后作为验证,并能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知识;
• 在检索过程中,往往会根据查询到的结果,对自己的关键词进行增删、替换、修正,以得到更多结果;
• 尤其是 javascript,往往解法有很多,我还会按简洁程度、通用性排序,依次尝试;
上面只是我的个人习惯,不过,通过对这件事的回顾,我发现,大脑工作的原理一定是"模块化的",也就是类似于示波器的旋钮,每个旋钮都只控制一件事一个方面,而不影响其他的维度。我依然觉得, 端到端的训练模型只是现阶段"混沌神经网络时代"的一个暴力解法而已,最终能真正构建出"智能"的模型一定不是大模型,而是无数个只干好一件事的小模型在一群"只负责按照问题来调用其他模型"的整合体系。Viola & Jones algorithm?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404

如果你清楚地记得一件事曾经发生,但是已经找不到任何记录,没有照片、没有视频、没有痕迹,那么,这件事真的发生过吗? 如果一群人虚构了一个朝代或者一段文明,后代如何证伪?

博览群书的傻子

现在是2024年底。我对于当前的AI评价就如标题描述。大语言模型让自然语言搜索变得顺畅,但是知识体系仍然基于训练集的正确性。 我在了解iPhone越狱现状时发现了一批假工具,在GitHub有介绍但是没源码,下载时需要先付费给某商店。当我为此询问AI助手时,它总结并引用了我见过的那些假工具,"不假思索"地。 不过仍认为现在的神经网络走对了方向,只是道路还很漫长。

阿拉伯谚语

我们不能随便生气。生气的时候,你会使出真本领。这样,别人就会知道你的真本领很烂。